6月25日下午,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“延续三大精神 践行初心使命”主题实践教育活动。通过实地参观武汉防汛纪念碑、武汉防汛陈列展、横渡长江博物馆,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党性教育深度融合,引导教职工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,以优良作风护航学院发展。
重温峥嵘岁月,砥砺初心使命
在武汉防汛纪念碑前,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,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长江之畔。纪念碑上镌刻的“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”题词,生动还原了1954年武汉关水位突破29.73米极限值时,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筑起“水上长城”的感人场景。“抗洪精神”中蕴含的“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”理念,正是新时代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、改进工作作风的生动注脚。
触摸历史脉搏,感悟精神传承
步入武汉防汛陈列馆,泛黄的照片、斑驳的奖章、详实的史料,将1931年、1954年、1998年三次特大洪水的抗争史徐徐展开。教职工们驻足在“98抗洪”实景沙盘前,被解放军战士用血肉之躯堵决口的场景深深震撼。讲解员结合展陈内容,重点解读了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,武汉防汛工作从“人海战术”向“科技防汛”的作风转变,展现了新时代党员干部“既要敢打硬仗,更要善打巧仗”的务实作风。
溯源长江文化,凝聚奋进力量
在横渡长江博物馆,教职工们通过沉浸式体验,追溯毛泽东同志21次横渡长江的红色足迹,感受“万里长江横渡,极目楚天舒”的豪迈情怀。互动展区里,武汉历届渡江节的影像资料与市民亲水健身的场景交相辉映,诠释着“大江弄潮”精神中蕴含的开拓进取意识。
此次活动既是一堂“行走的党课”,更是一次“作风的淬炼”。教职工们纷纷表示,将把“抗洪精神”的坚韧、“抗疫精神”的担当、“大别山精神”的奉献,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“严实”要求相结合,以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和“事事落实到位”的执行力,踏踏实实干好本职工作,实实在在为学生和家长服务,用实际行动为学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