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动态

留驻真情在疫情

时间:2020-04-28浏览:2198

史无前例的疫情在侵蚀武汉,继续教育学院教职工责任担当,义不容辞地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逆行奋进。他们当中有的下沉到社区,有的自告奋勇当志愿者;不能奋战在基层一线的人员,同样用热情和另一种方式抗击疫情。他们用汗水和真情谱写着江大人的颂歌。

担当抗疫使命

疫情就是命令,全市在抗疫,江大在行动。继续教育学院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,一方面做好全院师生的防疫工作,同时积极动员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抗疫。疫情发生后,班子成员第一时间召开了视频会议,对学院的防疫抗疫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,加强防控、动员下沉、教学组织等,各项工作按照学校要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。疫情期间,全院师生没有确诊病例,网上教学有序开展,开学的准备工作也提前做好了安排。

在抗击疫情过程中,班子成员以身作则,率先垂范。党委书记段海生、院长范纯新带病下沉,副院长叶冰报名第一批下沉。副书记刘红俊克服家庭困难,也参与到下沉工作中。副院长邱红心边下沉边参与校内疫情期间逝者家庭的服务工作。


守护“120”

继续教育学院有3人参加了“120”志愿服务,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了40岁。年龄最大的是徐涛老师,这位学院专业聘用老师,平时教学严谨认真,热情饱满,被学生们称为“涛哥”。“120”志愿者征聘通知发出后,他第一个报名,“年轻人能做的事,我也一样能做好”,他在守护“120”的同时还要录播网课,辅导高职、自考学生。辅导员刘星老师,也像在学生工作中一样一马当先、自告奋勇,同样是跨越了志愿者年龄的限制,克服了家庭的困难,往返于江大和汉口。凌飞,平时勤奋工作在自考战线上的一名聘用人员,用“主人翁”的责任和担当,义不容辞地加入到“120”志愿者行列。“120”工作很辛苦,晚上通宵值守,早上700之前要赶到,无论刮风下雨,他们没有请个假,用耐心、细致和温情感动着求助者。

尽管守护“120”的使命结束了,但他们仍然在为学生安全返校做准备,为学生“停课不停学”而坚守。



奋战在社区


继续教育学院除了滞留在外人员,所以教职工响应学校党委号召,全都参加了下沉。他们当中有党员,也有普通群众,还有民主人士,他们奋战在7个城区10多个社区。他们像所有下沉人员一样,尽心值守在社区,管控人员流动、排查四类人员、爱心服务等,用实际行动尽显抗疫精神。有的人员在家里连菜都没有买过,但为了不便出门居户的生活保障,却做到了细致入微、温暖备至。



   每个下沉人员都有一个暖心的故事,他们把最美的自己留给了武汉,把真情留驻在疫情。张梦、胡靖、孙久乔三位年轻的妈妈,她们的爱人都参加了抗疫志愿者和下沉工作,理应照顾孩子的她们同样选择了下沉,孩子交给老人,义无反顾地把爱奉献给社区。王启明和高磊两位老师的爱人都生病在家,他们一边照顾爱人,一边在社区里坚守、忙碌,王启明老师往往晚上11点多才回到家里。蔡利芳老师忍受着刚失去母亲的悲痛,毅然决然地下沉到社区,为老人们买药、送菜。陶红艳老师的母亲孤身一人在家,她却没能去照顾,而照顾着更多像她母亲一样的老人。杨晓旭老师好不容易盼来寒假,从武昌搬到汉口照顾父母,为了抗击疫情,她毅然选择了就地下沉。钟晓老师一个人留在了江大园,他不能照顾家人,却把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了下沉工作中。马琛老师白天下沉,晚上还要忙成人招生的各项工作,她还克服恐惧心理,勇敢地送病人去医院。民盟成员虹老师3月份退休,本可以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,但他却把孙子交给老伴,自告奋勇参加到下沉队伍中。赵明辉老师是医护人员家属,爱人一直在抗击疫情最危险的一线,儿子在美国,他无时不刻不在担心他们,但为了这份责任和使命,他选择了下沉。作为劳务派遣人员的王俊杰老师,自愿下沉到蔡甸社区,在值守中经常遇到不配合、不礼貌的居民,但他没有放弃,为了大家的安全,始终坚守着。



同样在抗疫


疫情就是命令,抗击疫情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。继续教育学院的全体工作人员,无论何种身份,都不辱使命,担当责任。不能参加志愿者,参加不了下沉,就以另一种方式抗击疫情。兼职党务干事刘诗卉老师,怀孕在身,她一刻也没闲着,网上上传下达、线上统计报送,这些繁琐的工作没有一天停止过。学办主任吕方舟,到新疆看望父母被滞留,她一边隔离,一边落实学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和要求。1200多名学生,排查、统计、制订方案预案,太多太多的事都落在她身上,以至于2岁多的孩子生病了,她都愧疚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。还有黄曼、周蕾、赵诗意这些年轻的妈妈,一边居家下沉电话排查疫情,一边还在为市民大学的学员们辅导学习。(继续教育学院)